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2025年创新工作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工作要求,总结集团近年来创新工作成效,分析形势任务,部署未来三年创新攻坚目标。刚才,我们表彰了2024年度创新先进集体和个人,总工程师通报了集团“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期评估情况,三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牢记“国之大者”,以历史担当扛起创新使命
(一)创新是集团生存发展的根本出路。回顾集团70年发展历程,从建国初期白手起家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到改革开放后参与国际竞争,再到新时代跻身世界500强,每一次跨越都离不开创新突破。近年来,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行业技术变革,我们坚持把创新作为“头号任务”,研发投入强度从2020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3.2%,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2个,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8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45%,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68%。特别是攻克了5G+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卡脖子”技术,开发出全球首台套智能掘进装备、国内首款氢能重卡等标志性产品,推动集团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二)创新是应对百年变局的关键一招。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方面,发达国家“技术封锁”加剧,我们在高(......此处隐藏了1745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万条技术需求的“全球创新需求库”,整合1.8万项专利的“成果转化库”,汇聚3200名顶尖专家的“人才智库”,开发“创新资源地图”系统,实现技术需求30天内精准匹配。比如,某新材料公司通过平台对接中科院院士团队,仅用6个月就开发出高温超导材料,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三是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在德国、日本设立海外研发中心,与西门子、三菱等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主导制定5G+工业互联网国际标准3项,推动中国高铁控制系统进入欧盟市场。
(三)强化风险防控保障。一是建立“三级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项目实施“技术可行性、市场前景、伦理合规”三维评估,建立“红黄蓝”风险预警系统,近三年叫停低效项目12个,避免经济损失15亿元。二是实施“知识产权强企”战略,设立“专利导航”中心,开展“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5件,通过专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实现技术转化收益8.7亿元。三是筑牢“创新安全防线”,针对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敏感领域,制定《科研伦理审查办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规定》,建立“伦理委员会+安全评审”双把关机制,完成126个项目的合规审查,确保创新活动“不触红线”“不越雷池”。
同志们,创新是刻在集团基因里的精神密码,是融入血脉的文化基因。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勇攀科技高峰,勇立创新潮头,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