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月x日至x日,我参加了浙江大学“文化提升和生态发展”研修班。在xx全面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塑造城市品牌的关键时期,区委组织高端团队、教授、行业精英为我们讲授解渴又受用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操方法和创新创意的探索,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作为宣传部长,通过切身感受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体验杭州市“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城市人文精神,对提升文化实力、讲好xx故事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
一、以文化自信带动文化自觉,擦亮政治文明的导航灯
在浙江培训期间,我感受到浙江人会抓经济、更讲政治。“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始终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造就了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有机贯通,充分彰显了人民领袖非凡的战略视野、胸襟格局和博大情怀。在学习中,每一位老师的言谈举止和授课内容中都充满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崇敬和爱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我们要学经典,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学好用好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读原文、悟原理,深入研读、加强思考、反复咀嚼,确保入脑入心。
浙江人更会抓文化,他们打造了诗路文化,串珠成链,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此处隐藏了776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部,借鉴浙江每年组织基层干部观摩学习不少于10次的做法,定期组织外出考察,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联系实际中提高觉悟,将xx区打造成为文化赋能经济发展的典范。
三、以群众视角做好基层工作,构建社会和谐的粘合剂
对于社会而言,文化是由人人参与创造、人人得以享有的公共品。可以说,真正热爱文化的人在民间,文化发展的真正的动力也在民间。当前社会意识形态正在经历从对组织的依赖向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从道德社会向法治社会、从一元社会向多元社会的转变,新旧并存,群众多样性的文化需求与社会管理相对单一的矛盾凸显。要想培植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必须善于和群众打交道,结合人民审美,征求群众意见,从群众中收集经验智慧,用优秀文化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要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的融合,发挥智库作用,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要完善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参照浙江省的两堂五廊,合理设置学堂、礼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艺术廊等设施,为基层先进文化提供舞台和阵地。要培树先进、放大典型,让盆景变风景、风景变风尚,形成点—线—面的有效传播和带动。要让群众成为文化的主角,增加文化产品供给,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共同推动xx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
总之,过硬的作风比本领更重要,我们要牢记党的宗旨,昂扬精神状态,加强理性思考,历练道德品质,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xx区文化建设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