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管理员微信开通会员
  • 程编辑

  • 李老师

首页 > 领导讲话 > 座谈交流> 关于云南统计造假研讨交流体会

关于云南统计造假研讨交流体会

发布时间:2025-07-24 15:22:21审核编辑:本站小编字数:2173字阅读量:

文档下载 阅读全文

各位领导、同志们:

统计,是时代脉搏的记录者,是发展全貌的描摹者,更是党和政府掌握经济社会运行、科学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数字不只是数字,更是责任,是信任,是治理之基、发展之器。然而,一串串“虚假繁荣”的数字背后,可能隐藏的是脱离实际的政绩冲动,是扭曲价值的作风沉疴,甚至是动摇执政根基的政治隐患。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云南曲靖统计造假案件,将其作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反面教材,这不仅是对统计系统的震慑警钟,更是对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一次深刻警醒。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我始终认为,数据失真不仅事关统计本身,更折射出领导干部政绩观的异化、责任心的滑坡、法治意识的缺位。因此,我从“以案为鉴、以数为镜、以行见效”三个维度,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一、以案为鉴,从“数字造梦”中认清政绩异化的深层逻辑

统计造假,看似表格中的“加减法”,实则是政治上的“算错账”,更是政绩观错位、权力责任脱节的集中体现。云南曲靖的案例之所以触目惊心,不仅在于数据失真本身,更在于失真的背后是一整套制度约束的形同虚设,一整条政治生态链条的逐级“共谋”。

一是政治上的“滑坡效应”。统计造假,说到底是对党绝对忠诚缺失,是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诸脑后,是“唯上”“唯分”心态的外在表现。一些地方为了在考核中“出彩”,将数据当作政绩“化妆品”,层层加码(......此处隐藏了1129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为“零容忍”,以铁的纪律划出红线底线。

二要打通责任链条,压实全程闭环管理的工作体系。强化“采、审、报、用”全流程责任制,谁经手、谁签字、谁审核、谁负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闭环,避免“数字出事、责任不清”的尴尬。

三要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拒假防假的制度堤坝屏障。将统计造假典型案例纳入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案例“活教材”敲响思想警钟,真正让制度发力、让纪律长牙。

作风问题是数字失真的土壤,责任缺位是造假成风的温床。推进统计改革,必须从干部思想上“破冰”,从制度机制上“发力”,从实践操作上“堵漏”,才能真正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统计队伍,让每一份数据都经得起审计、群众和历史的检验。

让数据有“根”、让政绩有“魂”、让发展有“实”。以“数字出政绩”,终究是一条“虚功陷阱”;靠“注水拼增长”,终将是“镜花水月”。云南曲靖的案例虽为个案,但敲响的警钟却是全局性的、全系统的。我们必须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大局的高度,深刻理解统计数据的政治属性、治理功能和作风体现,把真实准确作为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真正让“数据为民”“数字为实”。唯有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才能讲述一个可信的中国故事;唯有守住一份真诚的数据,才能托举一份厚重的民生期待。让我们从每一组数据做起,从每一项指标做起,以真数字丈量实干成色,以好作风护航高质量发展,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统计答卷”。

扫码关注 稿子在手
  • 程编辑

  • 程编辑

  • 程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