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稿写作是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机关工作人员必备的一项基本功。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文稿写作要做到“四讲四美”。
“四讲”就是“讲观点、讲角度、讲思路、讲文风”。
一是讲观点。文以载道,是说文稿要通过表达思想观点部署指导工作。核心观点是文稿的“统帅”和“灵魂”,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和效果,每一级标题紧扣主题、呼应主题,就能如众星捧月般支撑起核心观点。对文稿起草者而言,提炼观点通常有三个办法:一是了解研究法规政策,力求达到上合政策规范,下合基层实际;二是了解掌握具体情况,作出客观研判,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三是研究解决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在摸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能破解问题的措施办法。
二是讲角度。文稿本质上是为决策服务的,政治性是文稿的首要属性。站稳政治立场,是把握角度、写好文稿的前提。《岳阳楼记》里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对文稿起草者把握角度很好的诠释:一方面处江湖之远忧其君,站在决策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体现决策意图和工作需求;另一方面居庙堂之高忧其民,思考受众的特点,体现针对性,既传导决策意图又激发受众的工作能动性。总之,在起草文稿时讲角度,就是站在决策者和受众的角度,写出既有政治理论高度,又有政策指导力度,还能让受众产生思想共鸣的文稿。
三是讲思路。文稿起草思维很关键,思维在文字上体现为思路。思路清晰的文稿离不开动笔前的酝酿构(......此处隐藏了957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体工作情况,掌握大量数据资料;四是时空展开,通常在分析形势、阐释意义时使用,一般从过去讲到当下和未来,从本地讲到国内和国际,要做到虚实结合,力戒大而无当。
三是语言美。一篇文稿要让受众产生共鸣,语言顺畅很重要,这样受众读每句话、每段话都会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这样的文稿一般具备三个特征:一是语言严谨、用词精准,凡政治性固定用语和定性观点、重要数据、相关典故必有出处、有依据,落笔的每句话都建立在系统的认知结构、严密的逻辑思维、精准的素材数据之上,体现抽丝剥茧的效果;二是语言生动,无论谈情况、摆事实,还是找问题、讲道理,抑或作部署、提要求,都精雕细琢,用词生动形象,行文抑扬顿挫,适当运用诗词典故、名言警句,使文稿增色;三是语言简洁,言简意丰,文字精妙,不拖泥带水,少穿靴戴帽,每一句话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四是表述美。一篇文稿在表述上要做到形式严整而不失变化,庄重而不失活泼,通常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润色修改,起草过程中注意处理主次、详略、点面、虚实的关系,该简写的大笔勾勒、高度概括,该详写的着意展开、浓墨重彩,成文后还要做好“加法”和“减法”,对重要观点和富有新意的内容要详写,就像一点火花把它拨亮,使其光芒四射,对枝杈芜杂的内容要舍得割爱,大刀阔斧地删削;二是推敲打磨,提高文稿质量的“道”,如治玉石,把真挚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讲问题时推心置腹,提要求时讲清政策,让受众倍感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