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净美人居村景图谱写“千万工程”新画卷
编者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既关乎农村的“里子”“面子”,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梯子”,更是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棋子”。今年以来,寿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开以“治脏治乱治荒,建设水美、森林、文旅乡村,月评、季评、年评”为主题的“三治三建三评”创建活动,163个行政村377个自然村乱堆乱放、杂乱脏差的环境顽疾得到有效整治,评选出10个“水美乡村”,30个“森林乡村”、12个“文旅乡村”,一幅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新时代和美乡村诗意画卷正在寿川大地徐徐展开。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省委书记蓝佛安强调“‘千万工程’经验是指导我们准确把握‘三农’工作规律、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金钥匙’”,指出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今年,寿阳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抓手,创造性地在全县开展农村“三治三建三评”创建行动,大力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传承赓续文脉乡愁,形(......此处隐藏了8563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充分体现。相较于GDP的增幅、政府财力的扩大,群众更关心的是柴米油盐的基本生活和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寿阳县以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农村“脏乱散差”等民生问题为起点,瞄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入手,解决了道路、饮水等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一草一木、一点一滴的变化,让群众对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亲眼可见、触手可及。“村子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里,带动群众由“冷眼看”到“热心干”,再到“全力干”。尊重民意,立足乡土特色、地域特点,分类推进,不搞“统一标准”,不搞强迫命令,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整治重点,考虑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先易后难、层层递进,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搞盲目跃进。维护民利,贴近实际是创建行动的一大亮点,村里设立集中统一管理的玉米贮存中心,村民门前的柴火堆、建筑用材摆放整齐,在整治的同时,最大限度考虑村民的实际需求,充分考虑村民方便,尊重村民意愿。强化民管,坚持“村党委主导、村干部主抓、党员骨干主力、村民群众主动”理念,对于事关大多数群众利益的事项,及时召开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进行民主决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主题党日”活动,动员村乡贤、成功人士等参与脏、荒、乱现象整治,当先锋、做表率,群众参与意识和保洁意识全面提升,“我要治理”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