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大范围人员流动提供了可能,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因此,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外出流动党员的数量将会持续高位,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健全完善。目前,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四难”:
一是动向掌握难。有些党员在外出打工时向组织报告个人动态不及时不主动,而且大多数外出党员都以为儿女临时照看孩子、照顾老人、务工为主要方式,时间经常存在变动,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据统计目前xx社区流动党员保持在150人左右,但其中能够主动向所在党组织按时按要求报告的仅仅不到五成。
二是关系接转难。按照规定,外出时间六个月以上、外出地点相对固定的,应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转入所去地区党组织。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跨省或者其他原因造成了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多、耗时长,而且还存在很多地方不愿接收的问题,因此造成了党员人流动但组织关系却无法及时流动。根据实际调研,一名育英社区外出务工党员到外省就业,要经过“原关系所在社区党支部--社区党委--街道党工委--区委组织部--务工地县(区)委组织部--乡镇(街道)党委--务工地社区(单位)支部”等程序,而且由于党员信息管理系统还未实现全国联网,有些还需要开具纸质介绍信,来回奔波耗时,如若遇到经办人员出差或有事不在,还将会增加时长,分散精力。
三是教育培养难。有的外出党员远(......此处隐藏了23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党支部的活动;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不闻不问,不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有的外出党员因为给儿女看孩子、照顾老人、务工等原因,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因此造成外出党员开展组织生活、参加教育培训等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行之有效的举措,确保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真正让流动党员教育不脱节、服务不断线、作用能发挥。
一是建立联络,确保离家不离党。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微信群,加强与流动党员的沟通联系。利用春节、重要节假日等党员返回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组织生活会、微信群学习、主题党日等活动,并详细了解他们在外工作、生活和就业、培训等情况,掌握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是网上转接,确保流动不流失。党员外出前,先到支部报告,支部进行登记备案。对于需要开具纸质版介绍信的要做好登记,明确要求邮寄回执,一人一单,确保不遗漏。
三是专人对接,确保人员不遗漏。对于一些外出时间较短或长期外出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实行专人联系制度,并督促党员在所在地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杜绝出现“隐形党员”。
四是加强教育,确保学习不脱节。积极开展“线上”学习,定期在党支部流动党员微信群内发送学习内容,为流动党员充电提能。同时,积极借助网络媒介与党员交流思想、分享心得,破除流动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