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这不仅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也是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事。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主动回应社会期待和民营企业关切,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规范和引导,把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同等保护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实下来,凝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共识,提振民营经济和市场信心,增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民营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改革开放40多年生动实践充分证明,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民营企业主动认识、把握和适应新常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坚持走自主创新驱动之路,发展新业态、新服务、新模式,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提质增效升级。随着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和障碍,需要从法律层面推动,以更完善的法治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当其时。
民营经济促进法(......此处隐藏了945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民营经济促进法规定民营经济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民营经济组织应当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行为,应当建立独立规范的财务制度、防止财务造假等。以法律形式明确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和“矩”,引导民营经济依法经营、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真正实现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促进法是一部激发活力的立法。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新力,需要法治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为民营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民营经济促进法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积极作用,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一致性稳定性,进一步提振信心,有力提升民营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民营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大有可为,也一定会大有作为。
市场经济必然是法治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法治保障作用的充分发挥。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再次彰显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再次彰显以法治化方式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决心,再次彰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保障。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把握时代大势,坚定发展信心,心无旁骛创新创造,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合力开创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