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来惊天动地。”这是宋祖英老师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她的歌声激荡了我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就懵懂地对神圣的教师职业产生了向往,希冀成为歌中那美丽的角色。终于,怀揣着满腔热情和赤诚,我顺利地来到xx中学,登上三尺讲台,圆我的教师梦。但在我们xx中学,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我深深感受到身为人师的艰辛和压力,也看到了在这诸多艰辛压力背后,那无法释怀的奉献。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铸造人世间伟大的工程,还要从点滴做起。时间倒流到前年九月份那次为期三天的研学之旅。研学第一天晚上,女生宿舍就有人恶作剧,出现了零钱、零食丢失事件。第一次外出的女生们吓得哭成了一团,等我匆忙赶到女寝时,我们班的女孩子们带着泪水蜂拥而上,团团地抱住我,我安抚地摸了摸她们的头发,轻轻地拍打她们颤抖的身子。原来我的到来给她们带来了十足的安全感。为了给她们一个交代,我同基地负责人反复查看监控录像到半夜2、3点,事情总算有点平息。接下来的奇妙飞行课程中,孩子们动手做简易飞机模型并戏称其为“xx号”;在陶土课程中,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用陶土捏了个杨老师,在成果展示时惊喜地表达了对我的感谢。原来孩子们都在岁月的流逝中,悄无声息地(......此处隐藏了122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思想营养健康”关乎“拔节孕穗期”。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很多时候你会感觉到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的个性特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言语和表现上少不了几分执拗、鲁莽;思维和行动上也欠缺几分理性和沉稳。就拿我班上的何腾辉同学来说吧。刚接手这个班时,他纪律散漫,常与同学闹不和,最主要的是脾气暴躁。期间我也在教育他时被气哭过,但事后他又总想着法子来表达歉意,过了这阵子又会闹事,反反复复,没有明显的效果。这怎么办呢?最后,我想到了咱们教育心理学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通过积极、正向的心理暗示来引导学生。于是,我试着寻找他本人身上的优点,结果发现他爱劳动,还十分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远远就笑着打招呼。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就特别注意他,一发现他做好事,就及时表扬,用微笑去鼓励他。慢慢地,他很少和同学起冲突了,纪律也好多了。所以,孩子们给了我难题、挫折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提醒我关注到最真实的他们。只要你用心发现,孩子们其实是很想与你接近的。只不过他们采用了独特的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渴望你的关怀。
最后,我想说,我坚信:一支粉笔,三尺讲台,一颗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心,足以让我的青春在奉献中闪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与此同时,感恩所有在教育事业中奉献自己青春的老师们,你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