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推动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市政协2025年工作要点安排,5月份以来,市政协围绕“电商发展及物流园建设工作”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赴外学习等方式,听取方方面面意见建议,旨在为我市电商与物流融合发展提供对策参考,推动电商提质、物流增效、产业升级。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化政策扶持,不断完善保障措施,优化发展环境,我市电商与物流行业呈现出加速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电商产业方面。2024年,全市网络销售额达XX亿元,同比增长18.75%,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实现XX亿元,同比增长幅度高达45.77%,网络销售额增速已连续三年位居安庆市前列。一是电商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已建成1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省级示范园区、10个乡镇公共服务中心以及186个村级服务网点,行政村光纤网络和4G/5G信号覆盖基本完成,成功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电商服务体系,为电商业务下沉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筑牢根基。二是电商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增加。全市注册电商企业突破2000家,覆盖农特产、旅游文创、轻工纺织等多个领域,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20000余人。培育省级电商示范企业X食品科技有限公司,X科技有限责任公司、X服饰贸易有限公司等年网络销售额超千万元企业10个,X、X等年网销超百万品牌21个,(......此处隐藏了2839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取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利用区域内多个高速出入口的便利条件,整合设立区域性冷链物流仓储中心,服务食用菌、石斛、肉禽、高山蔬菜等生鲜产品朝发夕至长三角。完善末端圈层,实现快递末端网点、快递综合超市、智能自提柜城乡全覆盖,推广“公交带货”模式,探索农村客运班线兼顾快递运输,行政村当日达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
(四)实施“电商英才”工程,破解人才结构性矛盾
1.激活本土人才资源。建立“农村电商带头人”培养机制,重点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选拔培养对象,为创业人才提供“注册登记、技能培训、资源对接”一站式服务,建议每年重点扶持一定数量的电商创业项目。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与省、市和本地职业技术学院(校)加强合作,重点培养跨境电商和农产品电商运营方面人才。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周末工程师”制度,吸引周边发达地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实行线上指导,或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来潜创新创业。对引进的高端紧缺人才给予一定的安家补贴。
3.完善人才服务保障。制定电商人才专项扶持政策,积极引导电商人才申报“农村电商带头人”等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将电商助农成效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对获评省级以上荣誉的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创业扶持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组织主播参与电商直播大赛,定期举办优秀电商团队与主播座谈会,建立人才服务专班,切实增强电商人才的吸引力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