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局始终坚持以研究型审计为导向,致力于在审计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优化工作方法。2025年以来,我局聚焦审计工作中沟通环节存在的堵点与难点,创新性地提出并全面推行“前置研判、过程融通、动态完善”的审计沟通三举措。该机制旨在转变传统审计交往模式,构建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专业、高效、和谐的沟通桥梁,从而提升审计监督的精准性与建设性。本报告旨在对上半年实施沟通三举措的实践情况、初步成效、面临挑战及未来深化方向进行系统性总结。
一、背景与动因:构建新时代和谐审计关系的必然要求
长期以来,审计工作在发挥经济监督“利剑”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沟通层面的挑战。部分被审计单位因对审计工作性质和流程理解不深,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或不配合现象,导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事实认定困难等问题频发。审计人员有时也因沟通技巧和方法的局限,难以在短时间内与被审计单位建立互信,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这些沟通障碍不仅增加了审计成本,也可能激化矛盾,使得审计结论的接受度和审计建议的落实度大打折扣。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审计工作的定位已从单一的“挑毛病、找问题”向“监督与服务并重”的复合型角色转变。审计不仅要揭示问题,更要通过“治已病、防未病”发挥建设性作用,帮助被审计单位规范管理、完善内控、提升绩效。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在相(......此处隐藏了3314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模式下,有效融入和应用人性化的沟通技巧,实现“数据”与“人情”的有机结合,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为应对上述挑战,并持续深化沟通三举措的成效,我局计划在下一阶段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强化能力建设,打造复合型审计人才:将沟通能力和研究能力作为审计人员培训的核心内容,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演练、专家讲座等形式,系统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鼓励审计人员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健全制度保障,固化沟通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审计项目沟通工作指引》,将沟通三举措的理念、流程和要求以制度形式固化下来,使其成为全局审计人员必须遵循的工作规程。建立沟通效果后评估机制,对沟通实践进行持续的总结和改进。
3.深化审计协同,凝聚监督合力:进一步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横向沟通与协作。在审计项目立项、实施和成果运用等环节,建立常态化的信息共享和会商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共同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根本性解决。
结语
实践证明,推行“沟通三举措”是我局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审计监督效能、优化审计工作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它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更体现了审计理念的深刻转变。展望未来,我局将继续秉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不断深化和完善沟通三举措的实践应用,努力构建更加科学、高效、和谐的审计工作新格局,为我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审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