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安排,XX示范区审计局于近期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本次审计工作紧紧围绕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的关键环节,着力规范预算管理、严肃财经纪律、提升资金绩效、防范化解风险,切实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监督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周密部署,扎实开展审前调查,精准锁定审计航向
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源于审前的充分准备与精准谋划。在审计工作启动前,我局坚持“谋定而后动”,投入大量精力开展了系统、深入的审前调查工作。
一是全面归集分析基础资料。我们系统性收集了被审计单位的“三定”方案、内部控制制度、年度预算批复文件、预算调整方案、月度及年度会计报表、财政决算草案、重大项目合同以及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等海量资料。通过对这些基础资料的梳理,我们初步掌握了2024年度示范区本级预算收支的总体规模与结构特征。例如,在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了解到全年收入为3538万元,连同上级补助、上年结余及调入资金,总收入达19459万元,而支出为1270万元,同比呈现较大幅度下降,这一异常变动成为我们后续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资金。在宏观把握的基础上,我们运用数据分析手段,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此处隐藏了2560字,下载文档可见全文......)议将绩效管理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建立科学、规范、可量化的绩效指标库,强化绩效目标审核,特别是要加强对绩效运行的动态监控和预警。更重要的是,必须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刚性应用,将其作为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是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常态化监控机制。建议财政、发改、审计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构建覆盖所有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监控预警平台。要对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偿债能力等关键指标进行动态跟踪与压力测试,做到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同时,严控新增隐性债务,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债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建议管委会层面进一步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明确整改时限和要求。审计机关应加强对整改情况的跟踪督查,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的严肃问责。同时,财政、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屡审屡犯的共性问题进行会商分析,从制度层面查找根源,推动相关部门通过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做实审计“后半篇文章”。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下一步,XX示范区审计局将继续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监督效能,为保障示范区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促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